五種免費反勒索工具 – Comodo, Microsoft, CryptoDrop, MalwareBytes, Kaspersky

  Comodo Internet Security https://www.comodo.com/home/internet-security/free-internet-security.php 最早採用黑白名單機制的防護軟體。 功能強大,建議有專業IT背景較佳;比較特別是還有沙箱機制! 支援平台:Windows Windows 10 Defender – Controlled folder access https://support.microsoft.com/en-us/help/4046851/windows-10-controlled-folder-access-windows-defender-security-center 這是Windows 10在秋季更新(Fall Creators Update)時,加入Windows Defender的功能 基本上也是搭配黑白名單的機制,設定簡單且容易上手。 支援平台:Windows 10 CryptoDrop https://www.cryptodrop.org/ 算是最早發表反勒索病毒技術概念的工具(於2016/7的IEEE發表)。 主要是透過行為模式來分析;功能簡單,另有商業版可選擇。 支援平台:Windows 64bit MalwareBytes https://www.malwarebytes.com/ 於2016年已有提供特定勒索病毒的防護,採用行為模式的概念,有商業版本。 目前唯一支援Mac平台的反勒索病毒軟體。 支援平台:Windows,Mac Kaspersky Anti-Ransomware Tool for Business https://go.kaspersky.com/Anti-ransomware-tool.html 近期推出的產品,有免費及商業版本。 同時具備黑白名單、以及行為模式的分析;但須網路連線。 支援平台:Windows

醫生的個人電腦

前幾天身體不適,咳嗽咳得很厲害,最後受不了了,就決定去看醫生。 或許是職業病吧,每到一個地方,我都會打量一下資訊系統。這間診所,基本上雖不大,但該有的都有,有雷射印表機、事務機、LCD螢幕、甚至每台主機都有接UPS,這樣的小診所一定沒有資訊人員,不過該考慮的都考慮到了,當然也可能是比較肯花吧。 快到我的時候,我和幾個病人一起坐在醫師旁邊,等著看診,這時候職業病又來了,忍不住又盯著醫生的電腦螢幕看;不看還好,一看居然看到醫生電腦螢幕的右下角,閃爍著紅色的病毒攔截訊息,但醫生卻一直不去理會,繼續看病。 可能是覺得太礙眼了,醫生開始打電話,從對會內容猜想,應該是外包的電腦公司;醫生就對著話筒說『電腦說有發現病毒,問我怎麼處理,我要按甚麼? 喔… 刪除… 好像不行… 略過… 好了,我知道了』,然後,醫生又隨便點了點滑鼠,就繼續看診… 看到這一幕,其他病患卻都沒有反應,不曉得是他們沒有sense,還是想說認了;不過我心裡是很震驚,很想奪門而出,但怕被認為這個人瘋了;所以,最後,我還是乖乖看了診,然後眼睜睜看得我的個人資訊在這台電腦被修改、存檔… 曾聽一位朋友說,許多門市的個人電腦都是大毒窟,但外包的電腦廠商不會去care,因為資訊安全通常不會在SLA中訂得很清楚,所以既然是這樣,何必做白工? 資訊安全是點點滴滴累積起來的,雖然台灣貴為資訊島國,但民眾的個人隱私,常常在不顯眼的地方就被犧牲掉了。資訊系統,事前的規劃和事後的維護都很重要,只不過沒有出事,往往就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,因此不可能會被認為是績效,自然而然也無法吸引注意了。 至於我的感冒,好很多了,但咳嗽還是很嚴重;只不過每次一咳嗽,我就會想到醫生電腦螢幕上的病毒警訊,同時也會猜測,我的個人資料,現在會在哪個國家的駭客手中?